華為、比亞迪、茅臺、安踏、飛鶴、麒麟啤酒等頭部品牌都選擇了價值創新勢能致勝的品牌發展模式。
從美國快消品心智認知模式、歐洲奢侈品個性形象模式、日本耐消品口碑模式再到中國品牌的勢能模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品牌強國的崛起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從經濟落后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我國逐步從制造大國向品牌強國轉變。面向國家2035年愿景規劃,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以品牌競爭力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成為了企業界共識。
2023年,我國(含港澳臺地區)共計142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位列世界各國之首。
在2024年最具品牌價值的世界品牌500強榜單里,中國有73個品牌上榜,成為世界第二的品牌大國;其中有7個品牌在前25名中占據超1/4的席位,成為國際市場上展示中國新質生產力的閃耀“名片”。
在2024中國最具價值品牌的500強榜單里,華為成功突破封鎖,涅槃重生,以7000億元的品牌價值高居榜首;以美學為價值內涵的茅臺則以4000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前十,紛紛走出了科技型和資源型企業的品牌價值向上之路。
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表明,品牌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關鍵要素之一,推動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500強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品牌變革史。在改革開放前三十余年,中國企業所運用的品牌方法論主要以吸收、引進、消化為主。伴隨著新商業時代(新零售渠道、5G物聯網技術、新消費人群、新媒體傳播)的來臨,近幾年來中國品牌所面臨的商業環境發生了巨變,以華為、茅臺、安踏和比亞迪等為代表的中國品牌企業,在吸收消化的基礎上紛紛走出了自主創新的品牌發展道路,并實現對外資同行的追趕反超。
新書即將上市!
作為一家“以變革·謀未來”為價值主張的咨詢公司,我們希望能夠及時總結中國領先企業在品牌建設領域的最佳變革實踐。
在新商業時代,品牌如何打破高消耗式的內卷競爭現狀?
如何轉型升級創建高端強勢品牌并突破自身發展瓶頸?
如何從眾多品牌方法論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品牌擴張模式和增長路徑?
《品牌勢能:存量時代品牌升級與增長路徑》即將上市!
1、本書凝聚了百思特多年咨詢實踐經驗,主張以品牌價值為基礎打造高體驗感知、高附加利益的強勢品牌,并明確提出了品牌勢能這一開創性的品牌概念。
2、本書延續和豐富了世界級品牌大師戴維·阿克的品牌戰略理念,重申了品牌勢能的源頭在于品牌資產,并且更進一步總結了14種以價值創新為基礎的強勢品牌創建方式。
3、本書創新性總結了美國快消品、歐洲奢侈品、日本耐消品的三大主流品牌發展道路,并根據咨詢實踐總結了并不局限于品類(人群)聚焦的品牌戰略模型等。
希望通過本書的總結,能夠助力中國企業擺脫傳統品牌方法論的思維桎梏和路徑依賴,找到適合國情和自身發展的品牌道路,從品牌變革中找到制勝新方法并贏得未來。